这次抗病毒之战,我们创造了疫苗奇蹟,但疫苗诚可贵,要终结疫情、治疗长心冠,解药更关键。

当疫情大爆发时,能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地塞米松是从195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类固醇,可让新冠重症病患的死亡率减低将近三分之一,治疗方式其实有点违反直觉︰它会抑制免疫系统的防御反应。

为何要抑制免疫系统?新冠肺炎一旦过了感染初期,最危险的其实不是病毒,而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反应。

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可在感染后的五、六天内,减少体内的病毒量。但之后免疫系统会变得过度活跃,引发激烈的发炎反应,称为「细胞介素风暴」,也就是各种讯号蜂拥而起,促使血管渗出大量体液,进入各个重要器官(新冠肺炎造成的这种渗漏特别会伤害肺部)。这种血管内体液流失的现象也会造成低血压的危险,进而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然而,地塞米松有个缺点,如果患者太早使用,会在免疫系统应当全力阻止病毒複製的当头,抑制免疫系统。如此一来,会更容易出现併发症,或染上其他趁虚而入的病原。

抗病毒药瑞德西韦,原本是为了治疗C型肝炎和呼吸道融合病毒而研发的。后来的研究显示,瑞德西韦很明显有助于治疗病情尚未严重到需要住院的病患。但仍需要在患者发病早期以静脉注射治疗三天。

索托维(Sotrovimab)是从SARS病患体内取出分离后改造的单株抗体,可用来治疗目前已知所有的新冠变异株。这让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相信科学家将创造出可以作用在不同病毒变异株的广效抗体。

但新冠肺炎的抗体製作昂贵,也必须在有能力为病患注射的医疗单位使用,而且只能帮助刚确诊的病患。

为了拯救更多生命,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寻找终极解药,也就是价格便宜、容易施用、可有效治疗不同变异株、能防止病患病情恶化的抗病毒药物。2021年底,这些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默沙东研发出抗病毒的口服胶囊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可大幅降低高危险族群入院或死亡的风险。不久后,辉瑞推出第二种新冠口服药物帕斯洛韦(Paxlovid)。高风险病患若一有症状就服用,并佐以一种可延长药效的药物,病情恶化为重症或死亡的机率可减少将近90%。

当疫情发生,找到有效疗法非常关键。因为要让大部分人口都能接种疫苗需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有些疫苗需要施打两剂,而且并非每个可以打疫苗的人都会选择接种疫苗,而有些接种过疫苗的人还是遭突破性感染,倘若出现疫苗无法预防的突变株,我们还是希望手边能有一些可用的疗法。

更何况有些病原会造成长期伤害,也就是所谓新冠长期症状(长新冠)。有些人感染新冠几个月后,症状依旧严重,包括呼吸困难、疲累、头痛、焦虑、抑郁、「脑雾」的认知障碍。就算是轻症也可能在好几週后造成发炎反应,不只影响肺部,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和血管。

有效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医院的负荷,避免院内病患过多,造成排挤效应以致一些原本能存活的患者丧命,当更好的疗法可降低重症与死亡,政府就能放鬆对学校与商家的管制,减少对教育与经济的冲击。

结合疫苗、準确筛检、有效治疗、即时物资配送,新科学与新作为可以改变许多人的生命与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