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标题后倍感震惊,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误会。
紫微斗数虽然博大精深,但是如果要透过这么激烈的手段才能学习,大概早就失传了!
这个误会来自于最后两个字。
可能你认为的「自」是自己,「宫」则是动词;而我所说的「自」是介词,「宫」则是名词。
如果要将标题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学习紫微斗数,要从宫位开始。
拜网路普及之赐,「凡事问谷哥」的便利性让紫微斗数变得更亲民易懂。
找个排盘软体,输入出生资讯,自己的紫微命盘就会出现。命宫中的主星(星曜)代表什么意义、有什么样的个性、优缺点,这些资讯在网路中都可藉由搜寻而取得。
想要了解星曜在命宫以外的十一宫中代表什么意义、是好还是坏,其实也不太困难,网路上的各项资讯应有尽有。
因此,大部分的人对于「宫位」的理解,大概就是命宫、兄弟宫、财帛宫等十二宫。
但是,「宫位」的功能与複杂度却不止于此。
可以是「位址」,也可以是「活动内容」
前述所提到的十二宫(命宫、官禄宫、财帛宫等),也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的活动内容;不外乎自己(命宫、福德宫、迁移宫、疾厄宫)、他人(父母宫、兄弟宫、子女宫、僕役宫)、工作事业(官禄宫)、金钱财富(财帛宫、田宅宫)、婚姻感情(夫妻宫)。
而紫微斗数的命盘是由十二个空格所组成。以最直观的看法,这十二个空格彷彿专门为了容纳或区隔十二宫所设计。
然而,命盘中十二宫所在的位置,并不是人人都相同。有些人的命宫在命盘上方的空格、有些人则在下方的空格,或是左方、右方。换句话说,十二宫在命盘中的位置是变动的;也意味着十二宫是名称、是功能导向。
命盘中的这十二个空格也称为宫位,而且每个空格都有一个由地支所组成的的名称,如子位、丑宫、寅位、卯宫等。每一张命盘中,十二个空格的名称及位置都是相同不变的。

因此,你可以将地支(子、丑、寅、卯等)当作十二个空格的地址,前述的十二宫(命宫、官禄宫、财帛宫等)当作居住在这个地址的家庭,宫内的星曜则是家庭中的成员。举例来说,在A的命盘中,命宫在寅位,命宫当中有武曲、天相两颗主星(当然也还会有其他的非主星星曜);在B的命盘中,则是夫妻宫在寅位,夫妻宫当中有太阳、巨门两颗主星。
如果真的要区隔代表人生活动内容的十二宫(命宫、官禄宫、财帛宫等),以及有固定位置的十二个空格(子位、丑位、卯宫等),或许将前者称为「十二宫」,后者称为「十二宫位」,藉以强调后者在命盘上所代表的位址,会更为贴切及容易理解。
功能强大的十二个空格
以地支作为名称的十二个空格,虽然看似单纯,但事实上功能强大,蕴含了相当多的资讯。
地支三合
「三方」在紫微斗数的分析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结构。你可以将它当作一个由三个等距的宫位所组成的铁三角,而三个宫位中的星曜互相影响,依据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强化」或「劣化」的力量。
既然这十二个空格的名称及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哪几个空格可以形成等距的铁三角,便显而易见。这四组铁三角分别是申子辰、巳酉丑、寅午戌、亥卯未,又称为地支三合。
时辰
古代的时间并不是以一点、两点、三点等,用一小时来计时;而是由十二个时辰,来标记时间。这十二个时辰以子时作为开始,以现在的时间做为基準,大概是深夜的十一点到一点;丑时则是深夜的一点到三点,以此类推,一直计算至亥时(晚上的九点到十一点)。
讲究分秒精準的现代人,大概很难想像古人是怎么用两个小时的时距来计算时间。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号称古装版「24反恐任务」的《长安十二时辰》,你会庆幸现代的计时器让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
既然古代的时间是由地支来命名,而命盘中的十二个空格也是由地支来命名,十二个空格与时间之间的关联性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命盘中的「子位」就代表深夜的十一点到一点,「丑宫」则代表深夜的一点到三点,以此类推,「亥位」则代表晚上的九点到一十点。
十二个空格与时间的关联性,决定了空格内太阴与太阳两颗星曜的庙旺与落陷的程度。例如亥位与子位的太阴是庙旺,因为深夜中月亮(太阴)的亮度最高;以相同的逻辑来看,午宫的太阳是庙旺,戌位及亥位的太阳就属于落陷。
生肖
既然十二个空格与十二个时辰产生了关联性,那么同为「十二家族」的十二生肖,是不是和十二个空格也有对应关係?
答案是肯定的。
「子」是地支之首,「鼠」则是十二生肖的老大(虽然其他动物不太服气),两者结合应属合情合理。既然子位是鼠,丑位当然就是牛,以此类推,亥位就是猪。
有些星曜的安星口诀(星曜安排的原则),就是利用十二个空格与生肖之间关连性来串连。命理当中的贵人星 – 天魁与天钺,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丙丁猪鸡位,辛年逢马虎,壬癸兔蛇藏
由于天魁与天钺是年系星曜,也就是依据坐命者的出生年份来安排星曜所在的宫位,因此出生年份岁次的年干决定了天魁与天钺的位置。
也就是说,甲、戊、庚三个年份出生的人,命盘中的天魁会在丑宫,天钺则在未宫。乙、己两个年份出生的人,命盘中的天魁会在子位,天钺则在申位。其他年份则依照口诀,以此类推。
例如,今年是壬寅年,今年出生的人,命盘中的天魁会在卯位,天钺则在巳位。
月份
既然命盘当中有十二个空格,正当「十二家族」连连看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时,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理所当然地也可以拿来和十二个空格配对。
以先前的经验来推演,「子」既然是地支之首,「子位就是一月」不是理所当然吗?
但是答案并不单纯,事实上寅位才是一月。
这个答案牵涉两个複杂的定义: 子月与正月。
「子」既然是地支之首,把事物的开端置放在「子」的位置自然是理所当然。但是远古的古人认为日照最少的那一个月,才是一年的开端,并称为「子月」,大概是农曆的十一月。
而「一月」其实应该正名为「正月」,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
而每个朝代对于哪一个月才是一年的第一个月的作法不一: 夏朝以立春的寅月为正月,称为「建寅」;到了商朝(殷商),又改成以丑月为正月,称为「建丑」;而周朝则以子月为正月,称「建子」;到了秦朝,又改以亥月为正月,称为「建亥」。
到了汉武帝时代,又改成遵循夏朝以寅月为正月的作法,称为「武帝建寅」。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吃饱闲闲没事干的人要将正月改来改去,寅月为正月就一路沿用至清朝末年。
因此,正月在寅位,二月就在卯位,三月在辰位,以此类推至十二月在丑位。
方位
如果将命盘视为一张地图,十二个空格有其各自对应的方位,只是这个方位与一般的地图标示不太相同。
卯位是正东,酉位是正西,午宫是正南,子位是正北。
两个方位之间的宫位,自然就成为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方位的指标。例如寅位和丑位就成了东北,只不过寅位是东北偏东(东北东),丑位是东北偏北(东北北);其他的宫位则以此类推。
你或许会纳闷,古人把命盘当作地图,究竟有什么惊世骇俗又奇怪的想法? 按图索骥的目的是要寻宝,还是要找对象?
十二宫当中的田宅宫与坐命者的不动产有关,而笃信风水的古人相信,从命盘中可以推演出适合坐命者居住的房屋方位;而上述宫位与方位之间的关係,就成了判断房屋方位、座向的最佳参考座标。
你不得不佩服古人敏锐的观察力与缜密的推演能力。
五行
如果要问古代「五术」(风水、中医、命理、手面相、占卜)是否有共同的必修课程,「五行」绝对是必修中的必修。而五行生剋制化的道理,不仅解释了「五术」的各种学理,也俨然成为古人看待自然运行与人生的哲理。
命盘中的十二个空格也各自有其五行的属性: 辰、戌、丑、未四个宫位属土,寅和卯属木,巳和午属火,申和酉属金,亥和子属水。
而宫位的五行与前述的方位概念结合之后,就有了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的陈述方式。
宫位的五行当然不是因为五行很重要或是很热门,硬把宫位扯上五行。
如果将十二个空格当作不同条件的生存环境,那么五行属性就是对这个生存环境的基本说明。
既然宫位有其五行的属性,星曜也会有各自的五行的属性,而宫位的五行与星曜的五行两者之间的生剋制化,就是星曜在不同宫位时到底是庙旺还是落陷的参考依据。
不同产地的茶叶与不同产区的葡萄酒,以及不同地区有其特产的蔬果,最适合用来类比星曜在不同宫位时旺弱的的状况。毕竟土壤的成分、气候、温湿度、日照等环境因素,决定了植物生长的条件, 一如宫位的五行影响了星曜表现的优劣。
器官与身体结构
虽然十二个空格隐含了许多分析命盘的必要资讯,但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莫过于这十二个位置揭露了坐命者的身体结构与最常有或可能有的病痛。
一般来说,命身宫以及疾厄宫的星曜显示了坐命者具有某种体质,或是容易产生病痛的潜在因子;但是十二个空格与位于每一格内的星曜组合,更细腻地解析了坐命者的健康状况。
【推荐阅读】 你抓不住它,它抓得了你 – 谈谈你不太重视的疾厄宫
寅、申、巳、亥四个宫位代表的是人体的四肢,分别是右脚、左手、右手、左脚;如果宫位当中煞星密布或是被地空、地劫所作用,五十肩、腕隧道症候群、膝盖痠软无力、足底筋膜炎、四肢容易受伤的现象就会经常出现,其实也意味着该部位就是身体结构中的弱点。
丑位代表人体臀部、肛门、直肠的部位,宫位中某些星曜的组合则显示相关的病变较容易发生。例如太阴太阳在丑位同宫,坐命者极容易有便秘、痔疮的毛病;廉贞七杀在丑位也有类似的问题。
酉位代表人体心脏的部位,而酉位的双星组合(紫微贪狼、天机巨门、太阳天梁、廉贞破军、武曲七杀)也意味着坐命者的心脏机能较弱,发生心律不整、心脏无力、心肌梗塞、心脏衰弱的机率较高。
戌位代表生殖系统,如果宫内有煞星、化忌或是文昌、文曲,那么诸多的妇女病可能就是坐命者常有的困扰。
而上述的这些观察原理,有一种「只认结构」的特性;也就是说只要坐命者的命盘结构符合,便非常容易兑现。例如,只要命盘符合紫微七杀在巳位的结构,廉贞破军必然在酉位同宫;因此无论坐命者是太阳巨门还是武曲贪狼坐命,有心脏机能问题的机率就会比较高。
从实务经验来看,这个命盘的人体结构图与星曜结构,有助于提醒坐命者留意健康方面的病变,建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