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头两週,所有製造商在中国一共卖出4900台新车,比去年减少92%。但汽车商看到形势缓和的迹象。面对疫情与经济,中国地方政府如何面对从中央收到的矛盾信号?(图/pixabay)
《商报》写道,中国汽车市场在疫情中崩塌。不过,戴姆勒和BMW并未调整2020年销售额预测。原因是:他们看到形势缓和的迹象。但专家毫不乐观。
文章写道:「自2月10日以来,Mercedes-Benz的製造商逐渐恢复在北京的生产。戴姆勒总裁认为,中国国内外的工厂迄今没有遇到严重的供应链问题。不过销售则是另一码事。由于冠状病毒的后果,远东的汽车销售近期几近瘫痪。2月头两週,所有製造商在中国总共卖出去4900台新车,比去年少了92%。」
但戴姆勒总裁称,正在制定一项恢复计划,以便让接下来数月营业额的增长到年底前抵消年初的消极影响。
文章写道:「竞争对手BMW也表示谨慎乐观,能磕磕碰碰地挺过危机。BMW总裁奇普瑟(Oliver Zipse)周二明确表示:「迄今为止,我们工厂的供给安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们的全球销售额目标现今保持不变,也就是将实现轻度增长。」……在欧洲和美国,BMW自年初以来售出的汽车数量比去年还要多。」
文章写道:「对BMW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如今佔到该公司全球营收的29%。……奇普瑟甚至猜测,新冠危机可能会催生「个人拥有移动工具的趋势」──对汽车製造商而言听上去不错。」
但专家并不这么乐观。圣加侖大学的汽车行业专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说:「新冠会导致各方都是输家。」他说,欧洲市场早晚也会受到影响的风险很大。他预测说:「麵粉被一扫而空,但汽车不会。所有人都会感受到这场危机,在欧洲也是。市场下滑会出现的。」
地方政府很紧张,没有人愿意丢官
《商报》另一篇文章则关注中国地方政府在面对疫情预防与恢复经济时的困难。
文章写道:「中国地方领导层正在一个困难处境中,因为他们必须听命于中央政府,而后者发出矛盾的信号:2月中旬,中国总理李克强宣布复工、恢复经济是紧迫的优先事务。本週初他却警告说,必须保持严格的防控措施;目前正处于抗疫的「关键阶段」。专家也警告,如果取消限制,不能排除病例数会再上升。」
文章写道:「地方政府尝试走平衡木。如今共有19个省份将警报级别从最高危险级别1级降至2级或3级。9个省份在这週一下降级别,10个省份上週作了调整。……地方政府的紧张程度是相当高的,因为危机已经让一些国家代表丢了工作。没人想出错。」
「德国在北京商会负责人希尔德布兰特(Jens Hildebrandt)说:「地方政府很支持企业复工。」他估计目前德国在华企业七成恢复工作。但现在情况每天都在变。他观察说:「发现新感染病例的地方,会重新实施严格的措施。」」
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