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间缺乏信任,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专家揭背后2大原因,绝大部分是「他」一手造成

职权範围怎么拿捏?专家指出职场团队间没有信任的2大原因,绝大部分都是主管一手造成。(示意图/取自pakutaso)

同事间缺乏信任,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专家揭背后2大原因,绝大部分是「他」一手造成

有回看到「工作生活家」粉丝P小姐哀怨地陈述:「我在会议中被同事批评,常常做超过职权範围内的事。」

我拍拍她的手臂鼓励她多说一些,感觉起来真的受了很大的委屈,她情绪愈来愈激动说:「职权範围到底应该怎么拿捏?互相配合的同事没有注意到的疏失,我担心影响专案后续的发展,自动自发就帮他处理了,结果被嫌到稀巴烂,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职权範围该怎么拿捏?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我小学六年级时因为身高优势获选为蓝球校队的后卫,比赛的时候教练在场边叫嚣:「补位,补位,注意要补位。」

每一次进攻方传球,防守方必须要观察组员的动作,最靠近球的人要贴身施压,其他的队员则必须动态移动去填补防守空隙。激烈的球赛进行中,你可没有时间礼貌地问队友:「请问我可以移动到你的位置吗?」想要赢球就不能失分,补位是默契,自然而然就要发生。

商场竞争比球场更激烈,输掉比赛的损失也更惨重,明明应该要团队合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职场,为何常常发生不爽同事捞过界的冲突?

据我观察,纠结「职权範围」的根本原因,是团队成员彼此缺乏信任,不信任是阴暗的滤镜,看出去的世界瀰漫了恶意,因此补位成了踩线,主动解决问题的人成了惹人嫌的鸡婆。

专家揭「团队没有信任」2大原因,多数是主管一手造成

团队间没有信任,绝大部分都是主管一手造成,可以粗分成两个成因:

① 主管不信任团队,只会跟少数宠爱的人交心。渐渐把部门分化成同温层与异温层,同温层用优越感制霸异温层,异温层用忌妒心憎恨同温层,本就分属不同的世界,谈什么信任。

② 团队不信任主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算盘。反正在这个主管手下没有发展,凡事点到为止就好。自己不做,也不希望团队中有人多做,精力全部用来彼此监督,不要僭越潜规则,齐头式的懒惰,才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如果P小姐真心热爱工作,视团队成功为己任,置个人毁誉于度外,她就必须负起建立团队信任的责任,沟通绝对不能偷懒,事前就要找相关人员开会,让对方能充分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是良善的,让对方理解目前专案出现问题,让他有机会可以修正,而不是顺手就处理掉。就算真的顺手处理掉了,事后也要立即说明,不是要抢功劳、求表现,而是站在团队合作的立场,为彼此共同的目标尽心尽力。

P小姐叹了一口长气:「未免也太麻烦了吧。」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观念就是「所有的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係」,在职场上把事做好不难,把人做好却是难上加难。

不想花时间沟通,建立团队的信任感,那就谨守分际,不要去踩别人的线吧,不要好傻好天真地期待他人的感谢,求而不得再来自苦。孔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环境不许可的情况下,想要当个救世主,就是要準备被钉上十字架啊!

作者介绍|白慧兰

我也曾在职场跌跌撞撞、遭遇挫折只会抱怨,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直到我闯过职场打怪的英雄之旅,让我明白了「能上桌,就有力」的硬道理。40岁以后的我,希望能当一个闪闪发光的前辈,帮年轻人照亮眼前的路,不要掉进我曾经踩过的坑。

人活着必须要有使命感,让我每天充满活力的起床,面对崭新一天的动力是将我变身神兽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协助所有面对老闆、面对客户、面对任何鸭霸的怪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人,相信自己有力,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施力的支点,运用谈判力,帮自己争取更多,得偿所愿。

本文经受转载自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