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涯上的中年危机令人担忧,当45岁大关来临,许多人因此感到迷惘。(示意图/Azlan DuPree@Flickr)
由于薪资待遇优渥,加上职涯发展顺遂,很多外商的男性高阶主管都是太太在家专职做主妇与妈妈,45岁以前觉得这样的安排是好的,因为自己很忙,家里有人照顾,特别是孩子有人陪伴与教养,令人安心,后顾无虞。直到45岁以后,却发现它可能是一颗未爆弹,原因很简单,这时候出现—中年危机!
年薪数百万,也该做斜槓
这些男性主管在大企业、大品牌,领的年薪不是新台币数百万就是上千万,住的至少是小豪宅,孩子读的是私校,家里开销水準在中产阶级之上,过去负担得起,想买就买、想花就花,未必有认真存钱或理财,手边不见得有闲钱,靠的是每月进帐的薪水在支应。
别人新台币几万块钱居家过日子,他们动辄十几万或二三十万,一旦遇到中年危机,那个经济压力之大如山才会真正吓到他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会变得动弹不得,无法转身离去,寻求他途,另做打算。反而是必须想尽办法待在原职,可是公司却同时在步步逼退,身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最近在我授课的斜槓讲座当中,不时有穿着时尚的夫妻出现,举止谈吐一看就知道是上流社会。他们踏入现场的那一刻,我总觉得是看到一对天仙翩然落入凡尘。这些人自带光圈,走到哪里自然都会成为人群的焦点,很难不看见他们。听完讲座之后,他们过来跟我谈的都是相同问题:
先生不是失业了,就是快失业,而太太多年来都是全职主妇,来问我创业或做斜槓?
通常,我是不鼓励上班族创业。在网路上,我看过有统计指出,年初100家创业,年底剩10家,5年后只有1家倖存,成功率低到1%!当然,这类统计数字很难精确,可是中年有家有小,财务势必要稳当才行,钱没法拿来这样烧,这不只个人职涯风险的问题,也置全家于危险之中。特别是孩子都小,还要十多年才能独立自主,更不能拿孩子的未来冒险。
因此,我仍然认为最稳当的做法是做斜槓。然而我不见得会鼓励这位男性主管做斜槓,有时反而会转头鼓励太太走出来,从斜槓做起,让家里多一份收入,帮先生减少肩上的家计压力。压力小了,在公司的表现通常会自然转好,或许可以延缓被资遣的时间,并且趁着这段时间布局斜槓,无缝接轨下个阶段。
先生在公司内斜槓,太太在家也斜槓
像是有位全球顶尖品牌的财务长一表人才,说话声音好听,问我可以斜槓主持与配音吗?我想都不想便摇头说不行,因为他不能露脸,这个斜槓会加速他在公司被辞退的噩运。而且老实说,这两种项目的工作机会零星,收入又少,哪里能够顶得住他未来失去年薪的经济缺口?
于是我鼓励他太太出来做斜槓,这位太太的脸蛋与身材足以当明星,像是做直播主卖东西绝对是没问题。这位男性主管先是楞住,再是笑了出来说:「原来不是我要做斜槓,而是太太?」我点点头,并且正色地说:「你现在要做的不是下班后做斜槓,而是在公司内做斜槓!」也就是说:「他要在公司移动并跨界,多一个专业领域,帮公司解决一个迫切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如果不想成为公司的负债,就必须成为公司的资产,重新活化,让公司看到我们有新价值、新亮点,请一个人有两个人的功能,觉得划算!另外,公司要找到一个财务主管不难,但是要找到既会财务也能做另一个专业的双领域人才就相对稀缺,他有不可被取代性的地位,便能够延长工作夀命。
即使如此,无论如何,中年危机的阴影会一直伴随着自己,仍然要趁早準备跳船。像是观察一下,如果除了总经理外,这家公司没人超过50岁,那么自己的「工作余命」只剩短短数年。在职场上,永远记得我们不会比较幸运,如果别人在50岁前被辞退,自己大概也差不多会在这个年纪失去工作。
最后,我特别提醒这位高阶主管,过去他都是做策略面,不做执行面,现在他要趁着这几年赶紧学会执行面的所有技能,具有动手做的能力,否则未来他是很难斜槓,或是跳到中小型公司。
一个人做斜槓,万事都要自己捲起袖子来做;中小型公司资源少,很多事也要自己做,没法光是靠动一张嘴就有千军万马来助攻。很多高阶主管中年以后转战其他跑道,不论外商到本土,或是从大企业到小公司,或是一人公司,适应不良看似与企业文化不合,其实还有一点,很多事他已经不会做了……
伞,在你手上吗?
归纳结论,对于中年危机的家庭,我的建议有四:
1.薪资高的,在公司内拉出斜槓,延长工作夀命。
2.薪资高的,开始学习基本技能,布局未来的职场或斜槓。
3.薪资少的或家庭主妇,请拉出斜槓,成为有力的经济支柱。
4.缩减家庭开支,并且谨慎投资,身边最好準备1年的生活费。
职涯从来不是无风无雨,而是风风雨雨不断,当雨来了,你要有一把伞撑得起来,别淋成落汤鸡;当风来了,你手上的伞要懂得顺风而使,小心雨伞开花。而家庭是夫妻与孩子共有的,经济来源出了问题,不是只有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家都能够站到攻击或防守的位置,做出正确的因应,这才是一家人!
本文摘自「洪雪珍fb粉专」,以及洪雪珍创办的「第二曲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