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养车的钱全拿来租iRent,可以租多久?专家实际试算,秒懂买车租车哪个最划算

iRent共享租车费用贵?到底买车好还是租车好?(示意图/取自Unsplash)

买车、养车的钱全拿来租iRent,可以租多久?专家实际试算,秒懂买车租车哪个最划算

有车有房对于很多人来说,像是代表社会地位的象徵,或许这也是你的愿望清单之一,对吧?

而且现在各大车厂也开始推出「0利率」的购车方案 ,是不是就激起你想买车的慾望呢,但是买台车真的有那么容易吗?会不会用租车的还比较划算呢?

这篇文章会实际算给你看,到底是买车好还是租车好,最后也会提供我们现在认为比较好的方法给你参考喔~

台湾人自小客车的使用状况统计

根据交通部对于台湾人的自用小客车(简称汽车)的使用状况统计调查,目前台湾共有645万3千台汽车,大概平均4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有车(或每人平均有1.5台车),平均汽车的车龄10.8年就会换一台新车。

在台湾每个人平均会有1.5辆的汽车,平均每10.8年就会换新车。(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在台湾每个人平均会有1.5辆的汽车,平均每10.8年就会换新车。(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一年的行驶公里平均12万公里,每星期使用天数为4天,一天使用时间1.8小时,主要使用的用途是:「通勤(43.1%)、接送亲人(20.4%)、休闲(20.2%)」,平均每次找车位的时间需要花费9分钟。另外呢也有一项统计,就是驾驶人平均每月薪资大概落在4万元左右。

在台湾一般人有车都是通勤和接送亲人为主,当然也有些人的目的是休闲娱乐。(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在台湾一般人有车都是通勤和接送亲人为主,当然也有些人的目的是休闲娱乐。(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以现在台湾人平均买一台新车的售价大概是80~100万来看,假如你是一个月4万元薪资的上班族,如果是你买一台车会不会觉得负担很重呢?如果你现在心中还没有答案没关係,不如让我们在下一段实际算一年养车的开销给你看看吧!

试算买车后每年的开销

以Toyota Altis这个国民车款的新车售价80万作为例子,毕竟你非常有机会把这款车作为你的购买项目之一嘛~

再以目前购车3期「零利率」的假设下做计算,假设你可以在3年内还完贷款、也没有衍伸利息,这样你的购车成本就是80万,当然额外的养车费用也要考量进去。

你买车也非常有可能会考虑的选项之一:Toyota Altis。(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你买车也非常有可能会考虑的选项之一:Toyota Altis。(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一起来试算】:

根据交通部数据统计,你可能10年后就会换一台新车,所以我们用10年的年限来计算,以这款排气量1,800c.c.来计算,牌照税是7,120元×10年=71,200元,燃料税4,800元×10年=48,000元。

再来是保险的部分,政府规定一定要保的「强制险」和最常见会加保的「第三人责任险」、「乘客体伤责任险」,总共是6,000元×10年=60,000元。如果你还要加保更多的保险或者投保乙式车险等,一年的保险费可能会高达20,000元,10年就是200,000元。

每年的油钱大概抓30,000元左右(10年就30万),如果低于这个数字,那就代表使用汽车的频率不高,可以先考虑不用买车子;还要考量到保养的费用,一年会有的大小保养总共是10,000元,10年计算下来总共100,000万。

【我们在影片中算给你看】:

(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最后把「购车+所有成本」全部加总起来,10年的汽车开销总共是800,000+71,200+48,000+60,000+300,000+100,000=140万,平均一年汽车开销是接近14万!

重点是每年14万的费用是还不包含高速公路的过路费、租停车位的月租费、洗车费、罚金…等等额外支出,所以我们这里要总结一个小小结论给你,就是:「我们建议你每年汽车所支出的总费用尽量不要佔你年收入的20%以上,这样你的生活才不会过的太过于负担。」

买车的牌照税、燃料税

如果你有仔细看上面的表格,你应该会发现有「牌照税、燃料税」这两项固定开销对吧?

很多人会把汽车的牌照税和燃料税混在一起讨论,但其实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税收。「汽车牌照税」属于地方税,由税捐处负责徵收,是支付给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财务需求,而「汽车燃料税」则是使用规费,由监理机关负责徵收,是基于使用者付费的概念,将税收用于公路的维护、修缮和管理。

买车的汽车牌照税

自用汽车(非营业用途)的牌税照缴纳时间为每年的4月1日~4月30日止,缴纳的税额计算时间为当年1月1~12月31日止,也就是在4月份的时候,就把当年一整年的牌照税缴交完毕。

但如果有以下的状况你是可以不用缴牌照税的:「电动汽车自101年1月6日~110年12月31日、有身心障碍手册或证明,且该身心障碍者所拥有的车辆或其配偶、同户籍二亲等以内亲属(以一辆为限)。」

上面好像说得很冗长,但是简单一点讲就是:「你是正常人,你就是要在每年4月缴牌照税!」,所以说还是乖乖认识一下牌照税吧,牌照税是按照汽缸总排气量(非电动汽车)或马达最大马力(电动汽车专用)来划分等级,可以参考下面表格的级距划分。

简单来看只要你的车马力越大,你要缴的牌照税就会越多。(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简单来看只要你的车马力越大,你要缴的牌照税就会越多。(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电动车的牌照税(马力税)】:

特斯拉。(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特斯拉。(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2022年起Tesla特斯拉电动车会依照马力换算排气量计算牌照税费用,费用参考如下:

Tesla Model 3 Standard Plus:258 hp 马力,自用牌照税(马力税)为 NT$ 11,230 元
Tesla Model 3 Long Range : 346 hp 马力,自用牌照税(马力税)为 NT$ 28,220 元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 384 hp 马力,自用牌照税(马力税)为 NT$ 28,220 元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 : 450 hp 马力,自用牌照税(马力税)为 NT$ 46,170 元
Tesla Model S Performance:796 马力,自用牌照税(马力税)为 NT$ 117,000 元
Tesla Model S Long Range:517 hp 马力,自用牌照税(马力税)为 NT$ 117,000 元

买车的汽车燃料税

自用汽车(非营业用途)的燃料税缴纳时间为每年的7月1日~7月31日止,缴纳的税额计算时间为当年1月1日~12月31日止,也就是你在7月份的时候,就必须把当年一整年的牌照税先缴交完毕。

但如果你的车是电动车,你就可以免缴燃料税,只不过这需要搭配政府的最新法规来变动,不确定政府什么时候会开始徵收电动车的燃料税。

还有一点你要非常注意,就是:「身心障碍者只能免缴牌税照,燃料税是一定要缴的」,所以不管是谁,只要你有买车你就是要缴燃料税,然后燃料税是按照汽缸总排气量做级距划分的。

只要你有买车,你就一定会缴交到燃料税。(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只要你有买车,你就一定会缴交到燃料税。(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买车的保险费

你在想买车一定要帮汽车「买保险」吗?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开车总是很难完全排除意外,不论是车子本身、车主、乘客,加保保险的用意就是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将你的修缮费、医疗费、赔偿金可以降到最小,所以千万不要贪小便宜、抱着赌赌看的心态而不去保车子的基本保险。

这里你要注意的是:汽车的保险是一年一约的,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投保,这里就先简单帮你带过你买车会需要买怎么样的保险!

【补充】:

每家产险公司的各项保险内容细项和保费都有一些些不同,当你在买保险的时候你一定要自己多做一点功课,所以这里就不细谈不同保险的费用等等了。

(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保别人:汽车强制险

政府法律强制规定,汽车保险最少一定要有「汽车强制险」才能开车上路,目的在于保障用路人最基本的权益,如果被抓到没有保强制险,就会被开罚。

但强制险只有理赔对方车主、对方乘客、我方乘客、被波及路人的「体伤」,对于「财损」的部分就没有理赔,当发生事故,车子有严重损坏时,就无法理赔,因此会需要「第三人责任险」来补足这一块。

备注:提供每人死亡或失能(残废) 200 万、医疗 20 万

保别人:第三人责任险(体伤、财损)

第三人责任险又叫任意险,如果发生车祸,则会理赔对方车主、对方乘客、被波及路人的「体伤」和「财损」。

建议你至少要保「强制险+第三人责任保险」这样的低消,这样才可以让你和用路人有最基本的保障喔。

保别人:乘客责任险

因我方驾驶肇事,而害我方乘客受伤,乘客可以启动理赔求偿,是专门保障我们所载的乘客权益。

保别人:超额责任险

如果不小心撞到跑车或价格高的车种,或者是担心会发生非常严重的伤亡事件的人,可以考虑加保这项保险,能够提供理赔的额度。

保自己:驾驶人伤害险

专门保障我方驾驶人的保险。

保自己:车体损失险

有区分为:甲式、乙式、丙式,是用来赔偿自己车子的毁损,各式的差别在于保障项目和理赔的範围不同。

甲式的保额最高,但相对的保费也最高,建议如果是一般的车种,不是名贵车种,投保乙式和丙式的车体损失险就够了。

甲式、乙式、丙式的车体损失险有不同的理赔範围。(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甲式、乙式、丙式的车体损失险有不同的理赔範围。(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保自己:窃盗险

看到名称应该很容易了解,就是赔自己车子整辆被偷的风险,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部分零件被偷或者车内物品被偷,那是不会理赔的。

共享租车iRent费用是多少?

除了像格上租车、和运租车的传统租车公司外,近几年开始流行起线上租车(共享租车)的服务,比较知名的线上租车平台像是iRent、Zipcar,都是非常方便的共享租车平台。

所以让我们来计算一下给你看「如果把每年买车+养车的钱拿来租车」,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们就以租iRent作为例子】:

(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从基隆开到恆春。(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iRent的租车费用是平日99元/时+3公里/元+过路费自付。

如果从最北边的基隆开车到最南边恆春,总共488公里,需要花5个半小时。

所以用共享租车iRnet来计算的话,来回一趟所需要的费用是「99元×5.5小时×2(来回)+3元×488公里×2(来回)+来回过路费734元 = 4,751元」,取个整数就大概是5,000元。

如果再把每年养车的14万,全部拿来租iRent,这样可以来回基隆~恆春28次,平均一个月可以来回2.3次,那如果说你一个月根本不会开这么多的车,那其实你可以考虑租车就好了,对你来说负担会小非常的多喔!

如果你使用车子的频率不是很高,建议你可以先考虑使用共享租车iRent,可以降低你生活负担。(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如果你使用车子的频率不是很高,建议你可以先考虑使用共享租车iRent,可以降低你生活负担。(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买车 vs 租车,怎样比较好?

我想根据上面买车和租车的试算,你心里应该多多少少有一个答案,对吧?要买车还是租车呢,两派的人吵了很久,我想告诉你这真的没有标準答案,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需求。

也完全没有什么「没买车不是男人」、「没有车没办法娶老婆」这种事,现在年代真的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希望你可以思考下面3个你该思考的问题。

思考1:你买车的原因?

买车本质上就是一种消费,而且还算是一项金额较大的消费,只要是消费,那就必须先区分「想要」还是「需要」?

1.「是因为上班地点没捷运,所以需要?」

2.「是因为常常接送年纪大的父母,所以需要?」

3.「是因为汽车就是你的赚钱工具,所以需要?」

4.「只因为虚荣心或者贪图一点点的便利性而需要?」

如果是前面3项,汽车就是你的生财工具或是因为需要接送家人而有需求,那么买车对你来说是「需要」,因为你的状况就是「你非要有车不可」。

但如果像是最后面这一项,买车只是为了玩乐、虚荣心、贪图一时方便,其实车子对你来说就是「想要」而已,你可以选择用其他方式代替,例如:租车、大众运输工具等。

这时候对你来说,与其把钱用来买会消耗金钱的车,不如把钱拿去投资,让钱去赚更多的钱。

思考2:你的资金充裕吗?

判断完买车对你来说是「想要」还是「需要」过后,再来就是你会面临到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你的资金到底冲不充裕?」

建议你可以跟我们一样,先列出一张表格,详细的计算出买一台车所需要的费用,再和自己的年收入综合评估,建议买车的摊提费用不要超过你年收入的20%,如果真的超过的话,可以想想看是不是要换便宜一点的车款,绝对不要为了想买而买!

【举例】:

假如你一个人年收入大概是50万,以我们上面讲的例子,就先假设你想买Toyota Altis这个车款,你需要每年14万的费用花在车子上面。

这14万就佔你年收入大概是28%,也就是14÷50=28%,这时候我们就会非常不建议你去买车,因为这样你的生活水平会因为车贷大大被压缩。

思考3:是否有二手车的可能性?

如果你真的对买车有非常大的需求,但又不想要花费太多,或许你可以考虑买二手车,入手价格会比较便宜。

当然你就会遇到其他的问题,像是你有可能会买到泡水车、事故车、计程车等等的风险,这时候要找到信任的车子来源就非常重要了。

【故事会说话】:

我们曾经看过一项调查显示,44%的有钱人会选择买二手车,毕竟车不是一个小花费,如果你是想成为更有钱的人,或许你可以先尝试把二手车当作是你购车的考量之一。

如果一台二手车可以帮你省下更多钱、可以解决你通勤上的困扰、然后又是一台非常安全的车,是不是就该考虑一下从这开始累积财富呢?

我们选择买车还是租车?

买车的优缺点

买车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想去哪里从家里的车库出发,就能直接抵达目的地,不用像坐大众运输工具,可能还要转车、转捷运、转台铁、转高铁等等的。

但缺点就是「每年养车费用真的不便宜」,就像前面试算给你看的,一年的买车开销就要14万,就算一整年都把车放在车库完全不开,至少也要4~5万的基本开销(燃料税、牌照税等等要照缴),这些基本开销就自然就变成你的「被动支出」了。

租车的优缺点

至于租车的话,优缺点刚好跟买车是相反的,租车优点是「开销小」,有需要车的时候再租借,不需要的时候也不用额外付养车的费用,一整年的开销真的可以省很多。

但缺点就是「便利性不高」,因为是租车,所以还要到移动到停车位置租车,不能直接从家里车库直接出发。而且也有可能会发生附近的车子已经被租光的窘境,你可能就要跑到比较远的地方才有车能租借。

再来就是租车对于要出远门过夜的人算是非常不划算,因为你一旦把车租出去以后,半夜你不开车一样会计算费用的,这也算是租车的一项小小缺点。

现在要租iRent共享租车其实很方便,大马路上很有机会可以看到。(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现在要租iRent共享租车其实很方便,大马路上很有机会可以看到。(图/慢活夫妻投资理财提供)

我们为什么不买车?

结论来说我们两个目前是不想买车的状态,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想买车呢?大致上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

是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大众运输很方便,有捷运、公车、UBike、再加上我们两个都不爱开车,我们比较享受两个人一起搭乘大众运输工具的时光,可以一起聊聊窗外的景色、聊聊一些生活上得话题,如果累了也可以闭眼休息,就是属于两个人的时光,但如果其中一个人需要开车的话,就要专心一点才不要有安全上的疑虑。

第二个原因:

是基于我们的理财金钱观,根据《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对于资产和负债的描述,汽车是会一直从我们口袋把钱拿走的,并不会帮我们的口袋增加现金流,所以是属于「负债」而不是「资产」,所以我们会倾向把存款拿去购买能够帮我们生更多钱的「资产」,而不是买每年都要付养车费的「负债」。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目前的状况,或许未来汽车会变成我们的生财工具,这样可以帮我们带来收入,那就是「资产」,那个时候我们就会选择买车。

另一种可能是,以后如果有小孩或者需要接送年纪慢慢变大的爸妈,那么汽车就变成我们会考虑购买的「必须性负债」。

毕竟老人家身体比较容易出状况,如果紧急情况发生时,找不到计程车、租不到车,那心情是会很紧张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算汽车是个负债,或许未来我们还是要考虑买一辆比较便宜的车来当作我们的代步工具。

总结複习

1.中华民国交通部对于自小客车的主要用途统计:「通勤(43.1%)、接送亲人(20.4%)、休闲(20.2%)」,而且平均每人10.8年会换一部新车。

2.以国民车款Toyota Altis来计算养车费,平均每年需要14万的费用来养一台新车。

3.「牌照税、燃料税」是一个使用者付费的概念,只要你是普通人、然后你有车,你就要缴交这两个税给政府。

4.车子的保险费除了强制险是必须缴的费用外,其他保险是你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额外加保的,在经济许可下或许你可以选择加保其中几项对你有帮助的车险。

5.如果把14万的费用全部拿去租车,相当于你可以每个月「来回基隆到恆春」2.3次,相当的划算(不过隔夜费用可能要另外添加)。

6.买车 vs 租车,有三点你必须要思考,你再决定要不要买车。「你买车的原因是什么?」「你的资金充裕吗?」「是否有买二手车的可能性?」

7.我们现阶段不买车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我们住的地方交通还算方便,暂时没有买车的必要。第二是基于理财观念,车子现阶段对于我们是个负债,所以目前没有想拥有负债的打算。

本文/图经授权转载自慢活夫妻(投资理财)